說到純粹且純正的手動上鏈計時碼表,朗格的1815 Chronograph堪稱超神之選,它專為記錄流逝的時間而生,除此之外再無任何其它雜質。承接昨日的話題——高級計時碼表之戰Part 1,這款2018年面世的玫瑰金款黑盤朗格1815 Chronograph計時碼表成為了與百達翡麗ref.5172G對擂的選手。同其它該系列款式的迭代作品一樣,1815 Chronograph的身體內部搭載著可能是當今市面上最美麗的手動上鏈機芯。
不添加任何額外的復雜功能的自產手動上鏈計時機芯并不像你所想象的那樣普遍。這比開發一個陀飛輪模塊可要復雜的多,因而使得許多制表商都依賴于外包的機芯,其中便包括像是百達翡麗著名的ref.5070腕表(已停產)。那么說到純粹的計時碼表,朗格的1815 Chronograph絕對是繞不開的話題。許多人認為朗格于1999年推出的華麗的Datograph飛返計時碼表重新點燃了人們對于自產計時機芯的熱情,不過,因其所具有的一些額外的復雜功能:大日歷和動力儲備顯示,讓它脫離了‘純粹’二字的范疇,所以它并不具備參戰的資格。
1815 Chronograph腕表在其15載的歲月(2004年)里歷經了各式各樣的美學演變,并與Datograph一樣擁有著圣杯般的地位。這兩款表都搭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計時機芯,但Datograph除此之外還擁有著朗格標志性的大日歷顯示功能,這意味著它要更厚實一些。而更纖薄、尺寸也更小的1815 Chronograph則處在一個略顯不同的類別,較接近正裝表的它看起來像是專為那些并不在意別人注意自己手腕的男士們所設計。
直徑為39.5mm,厚度為11mm,這款1815 Chronograph腕表擁有著近乎完美的圍度。但因其表背處藍寶石水晶底蓋邊緣凸出的設計增加了它在手腕上的高度,所以再怎樣來說,它都夠不上超薄的標準。其表殼采用18k玫瑰金材質打造而成,表面通過精美的拋光和拉絲工藝進行了修飾,柔和的奢華質感會吸引周圍每一個人的目光。而對于操作感方面,小編敢說,觸動它那純金矩形按鈕的那一刻將是你永遠不會忘記的體驗之一。不吹nb的說,你很難再找到另一款像它這般擁有著運作流暢、反應靈敏的按鈕的計時碼表了。2點位處的按鈕用來啟動五分之一秒精度的中央掃秒指針。而飛返功能的美妙之處在于它允許即刻的連續計時:當按下4點位處的按鈕,計時秒針和積分盤指針將會跳回至零點位處并立即開始一次新的計量。
烏黑的表盤與溫潤的玫瑰金表殼堪稱天作之合。優雅,醒目、精致外加毫不掩飾的奢華,它的表殼與表盤之間的對比真心引人入勝。
表盤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勻稱和清晰。同其它1815手表一樣,這種對稱的布局、阿拉伯數字時標和軌道式刻度都是為了讓人聯想起19世紀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先生所打造的優雅的懷表而設計的。
它的表盤由純銀材質制成,烏黑的顏色是電鍍上去的,與白色的刻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2015年的一款專賣店特別版白k金腕表將脈搏計功能重新推到了臺前,這是一種迷人的復古元素,最初被醫生用來測量病人的心率,當然現在也依然可以。它被放置在表盤外緣凸起的內法蘭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盤面的深度。
兩面子表盤均以渦紋進行了裝點,左側為小秒盤,而右側為跳躍式積分盤,且就跟昨天的ref.5172G一樣,它們也是被安排在了表盤中軸偏下的位置。從歷史上看,精確跳動的分針是懷表身上經常出現的一項功能,它記錄著秒針的每一次完整循環,這樣當秒表停止時,就更容易讀取流逝的時間了。
盤面上的指針也為玫瑰金材質與表殼相匹配,但卻沒有一點夜光涂料的痕跡。這無疑將其自身推向了一種更為正式的美學領域,但相應的也少了幾分實用性。
如果你覺得這款表的表盤很漂亮,那么等你將手表調轉過來時,相信你會驚掉下巴。其內所搭載的是Cal.L951.5,那極致復雜卻很有條理的架構令它成為了制表藝術的杰作。手工雕琢的擺輪夾板,金質套筒,拋光倒角,藍鋼螺絲以及夾板上的格拉蘇蒂條紋,所有朗格機芯標志性的修飾元素都在它的身上得到了展現,只要看上一眼便會叫人欲罷不能。該機芯并沒有傳統的四分之三夾板,這讓人可以一覽無余地欣賞這個美麗的微型機械小世界。
Cal.L951.5是一枚配備了水平離合機制的導柱輪計時機芯,佩戴者可以直觀的欣賞由杠桿和齒輪等部件構建起來的多層次架構及其曼妙的運作過程,如此為飛返計時功能和精確的跳躍式分鐘機制帶去了生動的氣息。該機芯的擺頻為18000 vph,可提供60小時的動力儲備。
這款型號為414.031的朗格1815 Chronograph計時碼表搭配的是一條黑色的鱷魚皮表帶,表扣為玫瑰金針扣,其價格為51000歐元(含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