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座裝飾藝術時期博物館級卡地亞座鐘以近1,800萬港元成交
卡地亞于1920年代末打造之最卓越水磁浮座鐘以近1,500萬港元成交,成為亞洲拍賣歷來最貴成交之座鐘
五枚來自同一顯赫家族珍藏的重要懷表總成交額逾1,340萬港元
《名表薈萃—香港XVIII》,2024年5月24至25日
總成交額:166,348,130港元
成交項目:274 | 拍賣項目:277 項目成交率:99% | 金額成交率:99%
香港 – 2024年5月25日 – 富藝斯《名表薈萃 – 香港XVIII》鐘表春季拍賣于5月24至25日在位處香港西九文化區之亞洲總部舉行。本季拍賣以逾1.66億港元收槌,共吸引來自全球55個國家及地區的藏家與鐘表愛好者參與競投,其中逾六成拍品由在線藏家投得。
由卡地亞于1920年代末打造之最卓越水磁浮座鐘在經過25分鐘激烈競投與75次出價后,以近1,500萬港元成交,較拍前估價高7.5倍。這件博物館級的珍貴座鐘飾有大理石、銀、青金石、軟玉、珊瑚、珍珠母、琺瑯及玉石。它由才華洋溢的卡地亞鐘表巨匠莫里斯·古艾(Maurice Cou?t )所打造,而其所制作的水磁浮座鐘,僅有四座已知,其中一座已納入卡地亞典藏系列,而這件為其中唯一一座飾有玉雕瑞獸的水鐘。其重要性在由Franco Cologni和Fran?ois Chaille所撰寫的官方文獻《卡地亞典藏系列:時計》(The Cartier Collection: Timepieces)中亦有提及,認證其為蕓蕓二十世紀的水磁浮座鐘出品中最為珍貴的一件。此外,Hans Nadelhoffer在其關于卡地亞的名著中,亦描述這件作品為“最精致的版本”。該水鐘的珍貴意義不言而喻,其中來自卡地亞文獻庫的水彩畫設計草圖也在《夢徊亞洲》展覽中展示,而該展覽聚焦卡地亞歷史展品,與鮑氏東方藝術館共同策劃。此水鐘依照1040年由中國發明的“指南魚”原理運作,以一枚魚形木塊,配有磁性鐵針,飄浮在一碗水之中進行導航。底座由大理石制成,并綴以青金石和砂金石,水盤本身來自十七世紀中國制造。水鐘的瑞獸以玉制成,尾巴繞碗而盤,如同大貓留守邊緣,準備撲向獵物。在中國古代意象中,魚、龍及水的結合,寓意強大力量和如意吉祥。而瑞獸是遠東神話的吉祥物,據說可以帶來好運、財富和智慧。
而來自同一收藏的卡地亞白玉座鐘則以近三百萬港元成交。其玉盤刻有壯麗而悠然的山水景觀,取材自清乾隆皇帝御用畫家董邦達的小幅墨筆畫作《山水小幅·其二·石壁飛泉》。董邦達在詩、書、畫上均有造詣,深受乾隆寵信,而乾隆對其山水畫推崇有加,經常題詩以表欣賞。乾隆皇帝在墨筆畫作上留下的御題詩同樣鐫刻于這件座鐘的白玉盤之上。此座鐘以純凈溫潤的白玉板作為背景,云、山、水和小船均被精細雅致地雕刻在硬玉材之上。藍寶石與翡翠雕刻標志樹葉,紅寶石雕刻則是柳樹的一部分。整個風景由珍珠點綴,恰如樹上的花朵;玉雕的左下方更有一座小塔,頂部由黃金制成。白玉板的左上方展示兩枚被龍環繞的表面,其八日機芯由歐洲鐘表公司所生產。據富藝斯考證,白玉盤可能是來自十八或十九世紀的原裝中國插屏,玉盤上的雕刻應該于同一時期完成,鑲嵌的寶石則由卡地亞在裝飾藝術(Art Deco)時期添加。
另外兩件來自同一珍藏的博物館級別非凡座鐘將于6月8至9日舉行之紐約鐘表春季拍賣亮相,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