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輪金價的突然上漲,黃金頓時討論度直線飆升,最近茶余飯后聊起黃金的人也越來越多。對于制表業而言,說起黃金飛漲的時期,一定繞不開“熔金取芯”,市面上就有很多裸機芯都來自于熔金的副產物。
如今金價突破500元關口,再加上腕表市場的走冷,許多冷門表的行情甚至低于了本身金殼的價格,就迎來了被肢解熔金的命運。
鐘表永遠都不可能純粹,應該說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行業都會被“金融”影響到。除了?“熔金?取?芯?”,在?“拼裝表與改裝表”大火的時候,就有很多百達翡麗、愛彼、勞力士被“掏心挖肺”了去,很多沒有機芯的“大全套”在市面上流通。
說到?“熔金取?芯”?最瘋狂的?年代,?當屬?1970年代末?的幾年?。1970-1980年代?迎來黃金??飛漲?的十年,?1980年金價最高點?達到了每盎司850美元,非常夸張的相較于1970年的每盎司43美元,暴漲了幾乎?20倍。
隨著?1970年代末?的?金價?瘋漲?,實金表越來越少,鍍金表與間金表作為更加便宜的手段,變得更加普遍;甚至有些手表為了保有貴金屬印記,還采用了鍍金925銀材質;同時?,隨著當時新興加工技術的普及,不銹鋼加工也變得更加輕松,取而代興起的還有?各類“鋼王”。
全金水鬼1680相較于鋼水鬼的公價差,由1973年的5倍,狂飆到了1980年的9.5倍。18K金的勞力士Day Date 1803在1973年的公價為1850美元,飆漲到了1980年的7950美元。
就連間金款也隨之水漲船高,1973年,勞力士日志間金款式約為不銹鋼同款式的1.2-1.5倍左右,1980年的價差飆漲到了2-2.5倍?以上。當年?隨著金價的飆升,這些主流熱門的男表因為本身鐘表的價值,不僅?躲過了被熔金肢解的厄運,反而獲得了身價的飆升。
但與之相反的是那些冷門表與女表,大量的被拆除機芯與裝飾,她們的歸宿就是成為一攤金水。
比如說,常見的勞力士切利尼搭載的1600機芯、愛彼AP2001機芯、FP21機芯、FP71機芯、FHF方機芯、PP215機芯等等。
當年?這些機芯不僅薄,且打磨精美,一直以來這些機芯也并未被鐘表行業忘記,并且被?眾多人?惋惜?。因此,有不少?DIY品牌或獨立制表人就?將這些?機芯?淘了?回來?,讓這些老機芯煥發新春。
當然,本次金價沖上500元的波動并未那么的?過激與夸張,但也有?不少?冷門表?也難逃“厄運?”被熔了?去?。如果長時間金價吃了飛天神?藥,那么只能說,請為某些金表默哀一秒鐘。與此同時,金價上行期?會刺激一些品牌去制造全新噱頭的腕表,金價下行期?也會刺激一些品牌去制造更多的貴金屬腕表。瑞士?有位大佬?曾經?說過?:“當僅僅只有?材料價值的時候,對于鐘表而言,就是某種意義上的死亡”(本文轉載自林北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