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靈Navitimer航空計時有多經典相信不用我再多說了。所以如果要給別人推薦的話,那我一定會選擇Navitimer B01,因為把現代制表和復古情懷結合在一起的它,能夠最為快速且直觀的讓人領略到Navitimer的魅力。
在70周年之際改版的新Navitimer提供了3種尺寸:41、43和46mm,這里面,41mm與1952年的原作相同,所以在我看來它是完美尺寸;43mm,也就是圖中所示這款,對于大多數人的手腕來說也完全可以接受,而46mm就有些太大了。
因為我的手腕比較細,所以其實任何超過40mm的手表都會讓我心生警惕,我會擔心,它們會不會顯大不合手,或者戴起來比例不好看之類的事情。不過很慶幸,這款43mm的Navitimer打消了我的疑慮。簡單來說,我的腕圍是16cm,而這款表我戴起來很合適。
43mm的直徑是表圈的尺寸,并不是下方中殼的大小,所以這大致可以解釋為什么這款表上手之后會看起來有些顯小。與潛水表圈相比,Navitimer的表圈阻尼感很厚重,旋轉起來很穩,雖然是有些費力,但是那種猶如航空儀表般的既視感也真的是讓人很著迷,盡管可能并不太了解它的具體功用,但就是沒事兒就想轉兩下。
精鋼表殼的側面通過拉絲工藝做了處理,與表耳和表圈邊緣的拋光面構成了比較鮮明的對比,這樣挺好,至少有效的緩和了以往全拋光所帶來的那種“閃亮”感。計時按鈕的表面也使用了相同的處理方式,側面拉絲,頂面拋光,而活塞式的造型也進一步增強了Navitimer的懷舊感。
通過旋入式的透明底蓋可以看到它內部所搭載的百年靈B01型自動機芯,同時也能在旁邊的雕刻銘文上了解到,這是一款防水30米的手表。Navi,導航,Timer,計時器,這是一款為在大氣層中使用而生的手表,并不是為了海洋而設計,如果你有這方面需要,不妨了解一下百年靈的超級海洋。
表殼頂部覆蓋的是一面輕度穹頂的藍寶石水晶玻璃表鏡,它的邊緣弧度在視覺上足夠帶來一定樂趣,但又不會造成過度失真。
表鏡之下的表盤,不出意外的,它保留了所有Navitimer的標志性特征,包括像環形飛行滑尺、三眼計時盤等等。但與此同時,你也會發現一些細節的差異。首先是滑尺,它不再像以前那樣是傾斜的,在這里要變平了許多。其次就是日歷窗不再位于4、5點位之間,而是和6點位的12小時積時盤整合在了一起。最后,如果說有哪個元素注定會引發懷舊的話,那就是AOPA羽翼標的回歸了。
AOPA,美國飛機業主和飛行員協會,在1952年的時候委托百年靈為其成員打造一款計時碼表,Navitimer就此誕生。所以現在它的回歸,既是對曾經帶有相同標志的早期Navitimer腕表的致意,也是對這70載風雨歲月的致敬。
表盤上的夜光涂層太少或許是它唯一的不足,所以不要想著說在低光環境中使用它除時間以外的其它功能,不可能。這是一款適合在光線明亮并且視力良好的情況下使用的手表。
總而言之,Navitimer B01的表盤依然繁瑣,但這種繁瑣卻也讓它形成了一個有吸引力的整體,而這個整體不僅讓它成為了最著名的計時碼表之一,也賦予了它比超霸比迪通拿更高的辨識度。
就像它的名字一樣,這款表內部搭載的是百年靈B01型自制機芯,這是一枚規格相當出色的現代計時機芯,4Hz擺頻,70小時動儲,安裝了KIF避震,帶有天文臺認證,它的計時模塊使用了導柱輪和垂直離合機制,這樣不光能提高計時準確性,同時也確保了操作時的順暢手感。全新設計的鏤空擺陀展露出了更多的機芯構造,增加了一定的觀賞性。盡管可能缺乏一些材質上的創新,比如說硅游絲,但從廣泛角度來看,它仍是能夠與勞力士的4130相媲美。
優秀的內在能力,加上深入人心的外在形象,共同構成了Navitimer這一百年靈最具代表性的腕表系列,就像品牌所說的那樣,至今它仍是飛行員的終極腕戴式計時儀器。如果你是一位計時碼表愛好者的話,那么全新的航空計時B01絕對應該是首要考慮的選擇,原因不僅在于以上所說,更在于現代計時碼表的先河,正是由百年靈所開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