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RM 66浮動陀飛輪腕表無疑是腕表系列中最為桀驁不馴的款式之一,其“惡魔角”的金屬禮手勢閃耀奪目, 象征著一代人、一個思想流派和一種精神世界。所有如RICHARD MILLE一樣尋求挑戰一切極限的人, 都會在RM 66浮動陀飛輪腕表獨樹一幟的設計中找到共鳴。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5N紅金打造、鏤空細工的手掌造型,將機芯握在掌中。正如RICHARD MILLE一向獨樹 一幟的風格,這款作品中的手掌呈現出X光片般的透視效果,致敬RM 052骷髏陀飛輪腕表,時刻提醒人 們對死亡的敬畏、充分享受當下的重要性。與此同時,RM 66浮動陀飛輪腕表讓人們聯想到上世紀六十年 代的不羈和搖滾精神,當時這股潮流顛覆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RM 66浮動陀飛輪腕表由RICHARD MILLE創意與發展總監塞西爾·蓋納 (Cécile Guenat)以 “惡魔角”的 金屬禮手勢為靈感設計構思:食指和小指伸展開,從腕表背面可以看到拇指將中指和無名指按住。手上的 五根手指先經銑削后,轉至雕刻師手中繼續進行手工制作。這項雕刻工藝由日內瓦雕刻名家Olivier Vaucher完成,經過漫長而細致的修邊打磨之后,指骨輪廓清晰可見,微噴砂表面處理更加凸顯了關節部位的精 妙工藝。
RM 66手動上鏈機芯結構中的快速上鏈發條盒位于6點位置,可提供72小時動力儲存。陀飛輪位于12點位 置,這種設計對于RICHARD MILLE來說尚屬首次。五級鈦合金機芯的輪廓貼合手部線條,均采用全鏤空 設計,最大可能地保證通透度。這歸功于RICHARD MILLE采用的復雜機械方案,即一種可變慣性的浮動 陀飛輪結構,以增強了鏤空效果,這在以往RICHARD MILLE腕表中并不多見。陀飛輪結構框架僅固定在 其軸的一端,以避免上橋板影響機芯的空靈感,以此獲得更佳的視覺效果。這樣的冒險設計很有挑戰性,因 為RICHARD MILLE的抗沖擊測試是制表業中最嚴格的測試之一。這種打破常規的設計,為180度旋轉的 陀飛輪機芯提供了“芭蕾舞”表演的寶貴空間。
讓搖滾煥發生機的RM 66浮動陀飛輪腕表,需要相當高超的技術巧思;事實上,前期研發工作就耗 1500 小時,表殼團隊又經過了9個月的時間完成制作。例如,時間刻度點宛如吉他撥片,并通過鈦合金材質的 尖頂型設計延伸出來。盡管在這項作品上使用鈦合金挑戰重重,但我們還是先將上述組件拋光打磨,以呈 現完美的微噴砂效果。最后將每個時標用螺釘固定在鈦合金表圈上。在黑色電鍍處理前,對表圈的斜角邊 緣進行拋光也是一項極其精細的工作。
RICHARD MILLE對細節的極致追求還體現在五級鈦合金的蜘蛛形表冠的制作上,圓形黑色橡膠墊圈上的 哥特式表冠組件鑲嵌有一顆紅寶石,這一結構是對組裝工藝的極大挑戰。雕刻的骷髏頭圖案則是再一次向 RM 052骷髏陀飛輪腕表表達致敬。當發條盒張力達到最優狀態時,扭矩限制表冠會自動脫離,從而避免 過度上鏈的風險。RICHARD MILLE表殼技術總監朱利安·博亞特(Julien Boillat)表示道:“從研發到最終 完成,我們在該組件上就耗費了200多個小時;此外,僅一個表冠的加工處理就需要再耗費12小時。鈦合 金相較于比紅金或鋼材的拋光難度要大得多。不僅如此,拋光時要保持表冠的穩定也十分困難,因此我們 不得不使用特殊夾具將其從內部固定住。因此制作這種表冠是需要一些奧妙的技巧?!?/p>
表殼所采用的Carbon TPT?碳纖維材質的粗曠風格與紅金的珍貴光澤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五級鈦合金中 層表殼的表柱經緞面處理,斜面經過拋光處理,再嵌入5N紅金裝飾片。這種紅金裝飾片上有著 “巴黎飾 釘 (Clou de Paris) ”的圖案,經加工打磨后再進行手工拋光,以保留朋克風腰帶特有的先鋒前衛感。
RM 66 浮動陀飛輪腕表限量發行 50 枚。正如其對細節的極致把控,它不僅是一枚充滿活力和動感的的全 新作品,其桀驁不馴的精神令人著迷,更是品牌形象的完美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