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卡地亞對于優雅的獨特理解和對形態的駕馭一直是該品牌在設計道路上的重要推動力。這家歷史悠久的法國珠寶和鐘表制造商在創造迷人的異形手表方面擁有著無與倫比的經驗和地位。打開卡地亞的官網你會看到,經典的圓形手表在該品牌旗下的系列當中只占一隅,而在這一隅之中,圓的稱得上標準的表款還要更少,因為有相當一部分圓形卡地亞手表身上都不可避免地發生了一些奇怪的變化,就比如像前不久剛剛發布的這款綽號“棒球”的卡地亞Pebble腕表,為了紀念其誕生第50周年,品牌對之進行了復刻,以限量150枚的形式將它重新帶回到了人們的視線當中。
70年代是我們今日所看到的制表行業發展的基礎時期,確切地說,1972年是各大品牌的標志性作品誕生的一年,就比如像本文中要介紹的卡地亞Pebble。“Pebble”(卵石)這個名字的由來很簡單,就是指那些光滑如卵的石頭,人們總會挑揀這樣的石頭去打水漂兒玩。而除了這個名字之外,收藏者們也稱它為“Baseball”(棒球),原因同樣顯而易見。據說Pebble在整個歷史上總共只生產出6枚,這足以凸顯出它的稀有性和歷史重要性。2021年,富藝斯拍賣行在日內瓦以40.3萬瑞郎的價格拍出了其中一枚。
卡地亞倫敦、卡地亞巴黎和卡地亞紐約曾一度是獨立的個體,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它們才重新結合為一體。在 "搖擺的六十年代",倫敦經歷了一場蛻變,從一座保守的首都變成了一座引領潮流的大都市。這之中,位于新邦德街(New Bond Street)的卡地亞分店創作成果最令人矚目,包括像1967年的Crash、1969年的Maxi Oval,以及1970年的Double Strap等等。
Pebble是倫敦人的又一妙想,它結合了制表界中最簡單、最傳統的兩種形狀:圓形和方形。最初的卡地亞Pebble腕表直徑為35.5mm,由手動上鏈的積家機芯來提供動力,而我們現在看到的2022年款新作雖然是對該表款的復刻,但其尺寸(36mm)和比例卻發生了一點小變化。至于溝紋表冠上則仍然鑲嵌著標志性的凸圓藍寶石。
它那蛋殼色的表盤上以最純粹的卡地亞風格元素進行了裝點,即經典的羅馬數字時標和軌道刻度,搭配劍形藍鋼指針。其它一些變化還包括品牌logo更換為了現代字體,以及加入了卡地亞的秘密簽名(時標VII處)和“Swiss Made”字樣。
該表款內部搭載的是手動上鏈機芯Cal.430 MC。這枚小巧、超薄的機芯基于430P打磨而成,在多款卡地亞腕表身上都能夠見到,特別是CPCP巴黎珍藏。該機芯的直徑為20mm,厚度僅有2.1mm,其擺頻為3Hz,可提供40小時的動力儲備。
品牌為這款表搭配的是一條淺棕色的小牛皮表帶,上面帶有同色系的縫合線點綴,表扣為黃金針扣。這是一種休閑又不失優雅的選擇,很符合Pebble的風格。
雖然造型別致的卡地亞Pebble腕表優雅而高貴,但它顯然不是一款適合所有人佩戴的時計。一如該品牌推出的那些同樣古怪的作品,如Crash、Baignoire或Tank Asymétrique等等,并不是每個人戴著這樣的表都會感到自信和舒適。但話又說回來,紈绔主義不正是優雅與計量恰到好處的奇特相結合成的產物嗎?
全新的卡地亞Pebble腕表定價為40000歐元,的確很昂貴,但盡管如此,限量150枚的它相信依然很快便會售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