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師初識寶齊萊,是在一張勞力士出世紙上,由BUCHERER經銷商經手售出,好奇一查它的來歷,好家伙,原來還是全世界勞力士最大的經銷商。分布在歐洲各大城市,相當于國內的東方表行、盛時表行這種實體店經銷同時經營多個鐘表品牌實體店經銷。
寶齊萊歷史
而Bucherer寶齊萊則是早在1888年創立,Carl F.Bucherer與他的妻子Luise在Lucerne(瑞士盧塞恩)的Falkenplatz廣場開設了第一家鐘表珠寶店。
1910年,Carl F.Bucherer的兩個兒子得到父親的真傳,哥哥Carl Eduard在英國倫敦受訓成為金匠,而弟弟Ernst則在St.Imier成為專業制表師。
在1919年,Carl與Ernst Buchere更正式建立自己的制表廠和品牌,其腕表與珠寶的名氣迅速地席卷了整個德國的上流社會。在當時Bucherer名店的徽號,象征著皇家制表專家的高貴地位。
1967年,Bucherer集團收購了Credos位于瑞士制表區中心Nidau(近Biel)的制表廠,并改名為Bucherer Montres S.A.。在同一時期,寶齊萊連同其他9家制表商聯合投資(包括但不限于百達翡麗、伯爵、萬國、勞力士、歐米茄),并研發制造出瑞士第一個石英機芯——Beta21。
1968年至1976年間,Bucherer集團位居鐘表界的翹楚,并在瑞士官方C.O.S.C.天文臺認證排名是全球三甲之內。這期間,Bucherer集團每年生產近15000只具有C.O.S.C.天文臺認證的腕表。1978年,Bucherer集團更是世上首先生產具官方天文臺認證之石英腕表的制造商之一。
自1888年,Bucherer集團已開始建立自己的零售店網絡,并且從1919年開始建立制表廠,生產時計。現今,Bucherer集團依然由家族的第三代傳人Jr.G.Bucherer掌舵,旗下子品牌Carl F.Bucherer寶齊萊腕表于2001年成立,利用自家的銷售渠道寶齊萊腕表已在國際市場樹立聲望。
相信這枚帝舵大家都比較熟悉,在2018年為慶祝寶齊萊成立130周年,勞力士集團為感謝其經銷商的重大貢獻,特意推出帝舵青銅藍面聯名款,只限在Bucherer經銷商售賣。藍圈藍面配上古銅色效果還是杠杠滴漂亮。
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下這枚具有九十年代風格的代表作品,ARCHIMEDES系列的獨眼龍,采用18K紅金打造,流線酒桶型設計,極具獨特的JUMPING HOUR跳時功能。
毒師拿到手表時就被這山巒重疊的外殼設計吸引,其倒角流線猶如魅影一樣,層層疊加使得殼形更加飽滿立體,表耳與表殼的銜接即是整體又有差異。
百看不膩的小疊層,利用紅金的高貴色感更是將其懷舊效果推向高潮,獨特的酒桶造型不失復古感,一滴滴一點點匯聚成歷史長河,順著邊沿流淌。
表盤也根據造型靈活設計成小三針布局,兩個刻度盤面呈倒8葫蘆型相嵌一起,有意思的是盤面做了陰刻槽線修飾,條射紋集聚在上方分針位置,既顯得飽滿又布局合理。
弧形玻璃更顯優雅美感,在柔光照射下,盤面飽滿的油墨與金針呈現出流金歲月的古感,無不令人贊美,小小方寸勝似大千。
JUMPING HOUR跳時功能也很容易理解,每走60分鐘,12點位置的小窗口就會瞬跳下一位數字,與常見的時針顯示不一樣,這種設計更直接討巧。但要實現跳時功能就得搭載類似撥日輪裝置。
金表配折疊扣也更顯大氣,表頭那么漂亮扣子怎么能差呢,以創始人CARL F.BUCHERER名字作為商標LOGO,但還是覺得以前用BUCHERER更加簡潔容易記。
翻過來看后蓋,同樣采用18K紅金材質,底蓋的印記清晰保存良好:早期ARCHIMEDES系列,其限量99支,30米防水對于正裝表來說也是夠用了。
感謝@明日君圖
機芯方面采用通用機芯,再搭載跳時組件基本也夠用。寶齊萊還曾推出過1997年香港回歸紀念款,限量97支,跟這枚腕表基本一模一樣,除了底蓋用的是白金外。
BUCHERER作為歐洲大型珠寶手表經銷商,推自己的品牌也是合情合理,這款極特別的跳時表眼前一亮,跳出一片新天地。毒師最后出于好奇,相信也是眾多表友想問的,寶齊萊為啥沒跟勞力士聯名推出雙簽版?(本文轉載自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