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的“時光倒流”系列當中,我們探尋了上世紀90年代誕生的標志性豪華手表作品,那么現在,就讓我們把回溯的時間段再往前推十年,去到80年代看一看。大家也都知道,這個時候正是石英危機過后不久,機械表市場也正處于逐漸復蘇的進程當中,所以本篇文章里面既有機械表的出現,也會有石英表的影子。
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星座系列一直是歐米茄產品目錄之中的一部分,而1982年星座曼哈頓系列的出世,標志了該系列的重大轉變。星座曼哈頓表款的一大特征便是表圈兩側經典的扣爪元素,其最初是用來讓藍寶石水晶表鏡和墊圈與表殼能夠緊緊地貼合在一起,以確保提供可靠的防水性能的。其它的設計細節還包括像是一體式的表鏈、表圈上的時標以及表耳間的半月琢面等。
雖然早期的星座曼哈頓手表是石英手表,但歐米茄在1985年擴大了產品陣容,自動上鏈款式也在此時被囊括了進來。不僅如此,由于具有著巨大的人氣,星座曼哈頓系列并未止步于一個子系列,而是成為了整個星座系列的未來設計藍圖。如今的歐米茄星座系列腕表仍大量借鑒著80年代的星座曼哈頓表款,當然,該系列作品也在不斷地演變著,以適應今日的潮流品味。
勞力士于1955年推出了著名的GMT-Master腕表,作為泛美航空公司飛行人員的指定工具用表,它可以同時讀取兩個時區的時間。約30年后的1983年,勞力士以GMT-Master II的形態揭示了該款型的重大演變。與初代款式不同,GMT-Master II表款可以顯示三個時區的時間而不僅僅只是兩個時區,因為表盤上的兩根小時指針(當地時間和家鄉時間)已解耦。首款勞力士GMT-Master II腕表也配備了品牌全新設計的黑紅配色鋁制表圈,因而它很快便得到了“可樂圈”的昵稱。
盡管在超出15年的時間里勞力士同時生產GMT-Master I代和II代表款,但是到了2000年,前者已完全停產,而后者則愈加受到青睞。自誕生以來,GMT-Master II系列已經發展到包含多種材質和配色,最現代的版本更是配備上了陶瓷表圈。
1983年,百年靈推出了Frecce Tricolori航空計時碼表,它是品牌與同名的意大利空軍中隊合作開發的。到了第二年,百年靈通過發布全新的Chronomat系列來慶賀了自己的百年誕辰,而該系列作品的設計靈感則是直接源自于Frecce Tricolori表款的啟發。雖然“Chronomat”這個名字最初在上世紀40年代的時候品牌就已經使用了,但這些80年代才出現的豪華手表與之則是完全不同的。
充滿現代感、機械風和陽剛之氣的百年靈Chronomat腕表帶有四個通過螺絲固定在表圈上的“騎手標牌”,這允許佩戴者在需要的時候可將表圈轉換成倒計時器。除此之外,品牌還為這些手表配備過由長條圓柱型的鏈節組合而成的“滾軸”表鏈,連同著手表本身所具有的獨到風格,Chronomat作為一款自動上鏈計時碼表也在那個時代的石英表海洋當中掀起過不小的風浪。
上世紀80年代,卡地亞聘請傳奇設計師杰羅·尊達為公司設計一款全新的手表。1985年,卡地亞Pasha de Cartier誕生了。八零年代的卡地亞Pasha腕表是那個時代的運動手表,有著獨到設計細節的它靈感源自于品牌在上世紀30年代時應‘馬拉喀什的帕夏’的委托為之打造的一款防水手表。該表款的特點是通過一小段鏈節與表殼相連的表冠螺旋蓋帽、表盤中心的方形分鐘刻度軌道,以及精致的表耳等。早期的一些Pasha腕表甚至還包含表盤上的網格元素,就類似于品牌為馬拉喀什的帕夏所打造的那款表。
Pasha手表曾經有過多種多樣的材質和尺寸可供選擇,但卡地亞最終還是停止了該系列時計的生產…直到今年,品牌才宣布這一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的豪華表款型正式回歸。
正如之前所提到的,到了20世紀80年代,瑞士鐘表業的大部分領地都已經被大量涌入的廉價石英表所摧毀。然而,一些幸存下來的品牌仍未放棄希望,他們不僅想要復興機械表市場,還要將之定位為豪華手表的真諦。
因此,1985年的時候,萬國推出了達文西萬年歷計時碼表,向世界表達了自身重新聚焦于復雜功能機械表的決心。當時這款全新的達文西萬年歷計時碼表設計很有特色,它那圓形的表殼搭配了鉸接式的表耳和圓帽按鈕,而其內部機芯上則配備了一個萬年歷功能模塊,所有的設置都可以用表冠來完成。Kurt Klauss發明了這個模塊,它可以巧妙地連接到幾乎任何機芯身上,從普通的只能顯示時間的機芯到計時碼表機芯都包含在內。盡管達文西萬年歷計時碼表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有過幾次重新設計,出現過像是六邊形或酒桶型表殼的款式,但最終還是在2017年回歸了傳統的圓形表殼樣式。
請繼續關注我們的《時光倒流》系列下一期,屆時我們將去看看70年代出生的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