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你如何看寶格麗制表,Octo Finissimo的優秀就在那里。
這是第幾次寶格麗Octo Finissimo系列的創作獲得最高榮譽、有“鐘表行業奧斯卡”之稱的“日內瓦高級鐘表大賞”的獎項?就好比一個演員已經多次領取各個影展的獎項,他精湛的演技早就獲得廣大觀眾的認可,無須獎項證明;而也許有些演員的得獎作品,可能未曾廣泛觸及到被所有人觀看,但仍然無損于其實力的證明。寶格麗Octo Finissimo系列運用不同材質與配色堅持特有的設計美學。
所以還有許多人堅持寫影評,寫影視文章來挖掘、批評、贊揚各個作品,以求更多的人透過文章去發現那些優秀的影視工作人員與作品,我想,我的工作也是這樣的性質。如果要我把寶格麗Octo Finissimo系列比擬為一個演員,我想它應該就是出演部分小眾電影而獲獎不斷的那種吧。
寶格麗Octo Finissimo鏤空腕表8日鏈款103667,直徑40毫米,厚度5.95毫米,18K玫瑰金表殼,搭載BVL 199 SK手動上鏈機芯(厚度2.5毫米),振頻3赫茲,儲能8天,鱷魚皮表帶(攝影@Kyle Kuo)。
如果按照這個比喻,其實在Octo Finissimo系列還沒有出道前,我在它“培訓”期間就見識到了它的潛力。記得當年造訪寶格麗腕表瑞士總廠,制表師神秘又興奮地拿出還在測試期間的超薄機芯,悄聲地說:這將會讓整個鐘表行業驚訝,也將讓寶格麗制表更跨前一步。之后這枚超薄機芯搭載于2014年問世的Octo Finissimo系列,把Octo層次復雜的表殼結構壓縮至超薄,寶格麗打破自己建立的Octo思維,整合出Finissimo需要的超薄結構,但仍然保留工藝上的繁復與手工制作的價值。
BVL 199 SK機芯讓腕表整體呈現幾何線條的現代建筑風格造型(攝影@Kyle Kuo)。
其實2014年推出的Octo Finissimo系列腕表,就已經是超薄陀飛輪這樣的復雜功能腕表,三針小秒款式反而是在其后的2017年才推出。這就好像更加預言了后來Octo Finissimo系列,即不斷突破超薄復雜功能腕表的技術紀錄。其中我非常喜歡的8日鏈超薄鏤空腕表,確實也是行業中非常獨一無二的技術突破。
2023年寶格麗推出全新Octo Finissimo鏤空8日鏈腕表鈦金屬款(攝影@Kyle Kuo)。
Octo Finissimo鏤空腕表8日鏈是目前市面上少見的超薄長動能機芯,克服了超薄機芯受發條空間所限無法加長動能儲蓄、振頻不宜加高以免影響振幅穩定等限制,以三赫茲振頻,創造出8日長動力的性能;針對減低零件厚度與數量以及整體美學,這枚BV199 SK機芯表橋與夾板一體的鏤空設計,像一件觸角延伸的建筑物,從鏤空的盤面下,可以觀察到體積占比頗大的發條盒,除了體積,精致打造的發條加強了整體儲能的長動力實力。
寶格麗Octo Finissimo鏤空8日鏈腕表鈦金屬款103610,直徑40毫米,厚度5.95毫米,鈦金屬表殼,表冠鑲嵌黑色陶瓷,搭載BVL 199 SK超薄手動上鏈機芯(厚度2.5毫米),振頻3赫茲,儲能8天,鈦金屬鏈帶搭配三折式表扣(攝影@Kyle Kuo)。
Octo Finissimo系列的杰出之處,當然不僅只在于機芯上的技術與復雜功能的突破,還包括如何將Octo第一代到如今的超薄Finissimo的外型設計線條化繁為簡,但同樣保留呈現手工打造表殼的工藝價值,從Octo Finissimo系列初始問世到現在,從貴金屬、精鋼、噴砂鈦金屬到陶瓷,各種材質打造出Octo Finissimo系列即便看起來極簡超薄,但組裝部件細節一個都不落下的表殼。
寶格麗從機芯零部件、復雜功能打造,到表殼、鏈帶等部件的每一個工序步驟皆能自廠自制(攝影@Kyle Kuo)。
寶格麗為什么可以年年創造出內芯實力與外在工藝兼具的Octo Finissimo腕表?如果你會問出這個問題,顯然是長期低估了寶格麗的制表規模與實力。寶格麗身為瑞士制表行業少數擁有全方位、整合型制表設備規模廠房的品牌,從機芯零部件、復雜功能打造,到表殼、鏈帶等部件的每一個工序步驟皆能自廠自制。這也是寶格麗在珠寶腕表、男士機械腕表等所有創作上,都能自如發揮的重要關鍵之一。
碳纖維與玫瑰金結合
在所有的腕表創作中,表殼線條的突破最為困難,因為這是在設計方與圓之間的排列組合變化,但對寶格麗來說,卻并非最大的挑戰。Octo從設計之初就以方中帶圓的多層次表現為特點,到了Octo Finissimo,表殼保留了銳角與弧線的多層次復雜度,但又得將表殼的部件和厚度都精簡到最低限度,以確保最終出現的成果,仍然是肉眼可見的精密輕巧精致,最引人入勝的更是Octo Finissimo突破性的超薄鏈帶設計。
寶格麗Octo Finissimo系列自動上鏈腕表102713,噴砂處理鈦金屬材質超薄表殼,直徑40毫米,表厚約5.15毫米,噴砂處理鈦金屬材質表冠、表盤,搭載BVL 138超薄自動上鏈機芯(厚度2.23毫米),振頻3赫茲,儲能60小時,防水可達30米,噴砂處理鈦金屬鏈帶搭配折疊表扣(攝影@叢晧日)。
鏈帶與表殼的接合,對超薄腕表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鏈帶的使用頻次相較于表殼會更大,而薄度又會帶來對耐久度的挑戰;鏈帶的零部件是表殼的數倍,從構成到制作,佩戴的舒適度、整體鏈節的順暢度以及手工工藝執行的效果等都是繁復的工作,最重要的還有薄度的控制,與表殼在美學與實際組裝的和諧度都是需要考慮的重點。
寶格麗Octo Finissimo自動上鏈腕表103431,直徑40毫米,厚度6.4毫米,精鋼表殼,搭載BVL 138自動上鏈機芯(厚度2.23毫米),儲能60小時,防水100米,精鋼鏈帶(攝影@Kyle Kuo)。
然而寶格麗從前衛醒目的噴砂鈦金屬材質,到啞光黑陶瓷,一直到鍛面拋光效果的18K玫瑰金或精鋼,堅持寶格麗特有的設計美學,運用手工打造表殼與鏈帶的實力,在各種材質難度挑戰中游刃有余。今年寶格麗Octo Finissimo加入了黑色碳纖維材質與18K玫瑰金材質表款的混搭款式。
2023年寶格麗Octo Finissimo加入了黑色碳纖維材質與18K玫瑰金材質表款的混搭款式,表盤、鏈帶、表殼等部件皆為黑色碳纖維打造。黑色碳纖維的Octo Finissimo三針腕表一如既往地,傳遞了Octo Finissimo特有的前衛風格,由黑色碳纖維天生帶有獨特紋理的質地讓表殼線條硬朗干練,更顯得神秘有型。
黑色碳纖維天生帶有獨特紋理的質地讓寶格麗Octo Finissimo表殼線條硬朗干練,更顯得神秘有型。
目前以碳纖維制作表殼的技術,多半以高溫高壓處理碳纖維原線材,鍛造出紋理變化特殊的碳纖維材質。這種高溫高壓鍛造的表殼等零部件,多半必須經過反覆測試計算與實驗,才能達到每一個部件嚴格要求的精密度。由于碳纖維材質制作出來的零部件無法再進行細部的打磨,因此必須一次鍛制成型,容差值幾乎為零。
Octo Finissimo Carbongold自動上鏈腕表的18K玫瑰金細節與碳纖維材質形成強烈對比(攝影@Kyle Kuo)。
而像是寶格麗Octo Finissimo系列如此超薄的精密要求,其在制作挑戰上更是難度加成。前面有說到超薄鏈帶的制作工藝難度高超,而鏈帶最重要的是鏈節的幾何結構設計,必須緊密的連結,但更必要保證鏈節的活動順暢,這部分就得靠精密的手工和制作工藝的每一道工序的搭配。超薄表款的鏈帶是一般鏈帶的幾乎三分之一厚度而已,每一個鏈節要保證其最高的耐用度,又得精密完成鏈接,寶格麗在Octo Finissimo系列金屬材質上表現已經十分優異,陶瓷也驚艷全場,如今碳纖維的表殼與鏈帶可以說是科技與頂尖工藝的最佳成果展現。
寶格麗Octo Finissimo Carbongold自動上鏈腕表103779,直徑40毫米,厚度6.9毫米,碳纖維表殼、表盤和鏈帶,18K玫瑰金表冠鑲嵌黑色陶瓷,搭載BVL 138自動上鏈機芯(厚度2.23毫米),振頻3赫茲,儲能60小時,防水100米(攝影@Kyle Kuo)。
盤面上以金色時標、指針襯托出這個獨特的黑色碳纖維材質,表冠也特別使用了18K玫瑰金材質制作,機芯特意以金色做表面處理,先不論技術與工藝皆為上乘,光是在美感上,就已經讓人折服。
超薄萬年歷的各種風貌
2023年寶格麗還把黑色碳纖維運用在了2021年日內瓦鐘表大賞獲得金指針獎的萬年歷表款上。萬年歷雖為常見且人們最喜歡的復雜功能,但實際上在此一機械機制上改革的制表品牌卻微乎其微,不僅僅是因為萬年歷的輪系結構復雜,月份、星期、日期等日歷信息齒輪上下層、渦輪、凸輪的齒槽交錯,分別要辨認出當下正確的大小月、閏年等切換等信息,牽一發則動全身;還因為整個萬年歷機制的機械結構就是一個復雜的歷法計算器,你幾乎很難再對它做任何更動,每一次更動就等于是重新設計出另一枚萬年歷機芯。寶格麗Octo Finissimo超薄萬年歷腕表不僅擁有270度的逆跳日期顯示,還將閏年也做成了逆跳顯示(攝影@Kyle Kuo)。
Octo Finissimo超薄萬年歷腕表不僅僅機芯厚度僅2.75毫米,目前行業中最著名的超薄自動上鏈萬年歷機芯,皆約4毫米左右厚度,而Octo Finissimo超薄萬年歷腕表所搭載的BVL305微型擺陀自動上鏈機芯,還不及其三分之二厚。市面上你能看到的逆跳萬年歷款式,多半為日期逆跳,因為日期逆跳是最好操作,也最不影響整體萬年歷機械結構的方法,Octo Finissimo超薄萬年歷腕表不僅擁有270度的逆跳日期顯示,還將閏年也做成了逆跳顯示。
寶格麗Octo Finissimo萬年歷腕表103463,直徑40毫米,表厚5.8毫米,鉑金表殼,白色18K金表冠,搭載BVL 305自動上鏈機芯,機芯厚度2.75毫米,儲能60小時,時、分、逆跳日期、星期、月份及逆跳閏年顯示,防水30米,鱷魚皮表帶搭配鉑金針扣(攝影@叢晧日)。
在部分的萬年歷功能腕表里,其閏年顯示多半與月份顯示同軸,理論上也很容易理解,因為每四年一次的閏年在日歷關系上,皆體現在二月份。而如果要將閏年顯示單獨拿出來做逆跳,寶格麗的機械“心機”也很容易理解:可以讓疊加在月份顯示的閏年機制“移出”,這樣不僅可減低機芯厚度,且閏年顯示占地較小,放置在表盤上6點鐘位置,也能完美充分地利用整體空間。
Octo Finissimo萬年歷腕表的表殼厚度僅5.8毫米,在如此緊湊的空間內有序分布著超過408個精密組件,而采用的微型擺陀也為了達到優化空間布局的效果(攝影@叢晧日)。
除了將機芯厚度降到不可思議的薄之外,最讓我激賞的還是寶格麗盤面的歸置設計,日期與月份對稱在表盤下半部,大弧度的逆跳日期也穩妥且比例完美,整體設計的規整幾乎毫無瑕疵和挑剔之處,每一處空間與時標、刻度,幾乎都比例合宜且均衡穩妥。超薄機芯技術的確難度極高,但要尋求表款設計的高度與機芯的技術難度相匹配,寶格麗在這個方面,還是高手。
寶格麗Octo Finissimo萬年歷腕表鈦金屬款103200,直徑40毫米,表厚5.8毫米,鈦金屬表殼,鈦金屬表冠鑲嵌陶瓷,搭載BVL 305自動上鏈機芯(厚度2.75毫米),儲能60小時,時、分、逆跳日期、星期、月份及逆跳閏年顯示,防水30米,噴砂處理鈦金屬表鏈搭配折疊式表扣(佩戴攝影@Kyle Kuo,表款攝影@叢晧日)。
先是花了不少時間才能推敲所有盤面指示位置的平衡度,就連指針的粗細,考量到耗能與美感平衡度、表盤信息辨識度等方方面面,制表師與設計師都煞費苦心的反覆討論,經過想法不斷推翻再建立才得到如此和諧完美的設計;另外技術團隊又花了近兩年的時間,在機芯內解決振幅穩定的優化問題,調整了擺陀的尺寸與重量,并盡可能的減低輪系運作的摩擦耗損。此一挑戰成功的技術經驗,在打造這枚超薄逆跳日期萬年歷的同時,也將為未來寶格麗超薄自動上鏈升級所用。
寶格麗Octo Finissimo Carbongold萬年歷腕表103778,直徑40毫米,厚度7.6毫米,碳纖維表殼、表盤和鏈帶,18K玫瑰金表冠鑲嵌黑色陶瓷,搭載BVL 305自動上鏈機芯(厚度2.75毫米),振頻3赫茲,儲能60小時,逆跳日期、星期、月份及逆跳閏年顯示,防水100米(下兩圖攝影@Kyle Kuo)。
Octo Finissimo萬年歷盤面上以270度大逆跳日期為視覺主導,下方兩側對稱的月份、星期針圈,空下的小半圓給到閏年顯示,在傳統復雜的萬年歷機芯結構上縮減厚度,但盤面上的設計又要突破傳統布局,雙重的技術挑戰下,妥帖整合成我們所見的Octo Finissimo萬年歷。從鈦金屬、鉑金材質,跨越到了更神秘風格的黑色碳纖維材質,寶格麗Octo Finissimo萬年歷腕表,甚至是整個系列的腕表,如同多元嘗試且每每表現絕妙的優秀演員,2014年以來,寶格麗Octo Finissimo已經8次因不同“角色”的演出獲獎,即便如此,幸好寶格麗沒有因為虛名影響而停止努力,杰出的人或作品是真的不需要多言自證的。(本文轉載自大寫的蘿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