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精密制表品牌朗格與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hina Europ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的合作始于2021年。今年,朗格再次攜手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助力“中歐-朗格凹凸藝術課”的成功舉辦。該課程先后邀請了藝術界專家學者如美國匹茲堡大學藝術史系榮休教授高名潞、清華大學當代藝術研究所所長張敢、中國嘉德總裁胡妍妍以及佳士得亞太區副主席張丁元等聯袂授課,以藝術鑒賞與美學哲學為引領,為商學院的學員們提供涵蓋藝術史、藝術品收藏、藝術商業等內容的課程。10月28日,隨著系列課程漸入尾聲,朗格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北京校區特別舉辦凹凸藝術沙龍,開展“高級腕表品鑒與收藏”主題對談,邀請資深腕表藏家、獨立表評人陳楷遜、《Chronos手表》雜志主編丁之向和律師、腕表收藏家馬天澤共同探討鐘表收藏與藝術的投資共性。
此次對談就品牌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三個話題進行探討,三位嘉賓分享各自的見解、收藏的經驗和心路歷程,以及對腕表行業的洞察。朗格作為知名德系制表品牌之一,其品牌文化可追溯至18世紀的薩克森自由州,這一土地既是德國音樂文學和建筑等藝術的圣地,亦是傳統手工藝和精密科學的傳承之地,孕育出諸多優秀的人才,既有宮廷鐘表匠古特凱斯,制表師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Ferdinand Adolf Lange),也有古典音樂大師威廉·理查德·瓦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等,為這片土地留下具代表性的文化遺產。阿道夫·朗格于1845年建立屬于自己的制表工坊,不僅培育了15位制表學員,亦推動了當代精密制表業的發展。雖而后朗格歷經了將近40年的銷聲匿跡,幸得以在1994年由其曾孫瓦爾特·朗格(Walter Lange)成功復興,延續這一精密制表的傳統和曾祖父“永不止步”的制表精神,繼續在制表領域開疆擴土,生產出一款又一款集結傳統元素和創新的精美復雜腕表。
腕表的藝術價值在于其見微而知著的工藝和獨樹一幟的創新技術。諸如近日發布的ZEITWERK時間機械三問腕表18K蜂蜜金款,獨特的三問裝置采用十進制報時機制,當按下10時位置按鈕,腕表便會以低音鳴響報出小時,雙音和高音分別代表十分鐘和分鐘,所聞即所見。在機芯上,朗格始終秉持至臻完美的工藝,在細節之處盡可見平面拋光、直紋、太陽紋等各種打磨工藝。機芯上的手工雕刻擺輪夾板、3/4夾板、黃金套筒、藍鋼螺絲亦是從品牌血液里流傳下來的傳統元素。始終保持機芯二次組裝工序是朗格對于品質標準嚴謹的體現。在機械腕表的背后,蘊藏的是品牌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制表師持之以恒的匠心獨運和專業,使得腕表如同一件精美的藝術品一樣具有令人不禁細細品味的藝術魅力。隨著人們的審美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如今的腕表已經不僅僅是一種計時工具,對于諸多藏家而言,它更是一種愛好和追求。無論是何種收藏標準,跟從心中所想、追尋所熱愛的,亦是朗格一直以來追尋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