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45億年前,一顆熾熱的隕石以每小時28000公里的速度在太空中疾馳。在進行了漫長的星際旅行之后,它最終墜落于地球,其殘骸散落在了納米比亞的卡拉哈里沙漠地區當中,而在這顆隕石熔融冷卻的過程中,它的表面形成了獨特的紋理。此后又過了萬年之久,擁有奇妙紋理的隕石吸引到了一些制表品牌的注意力,于是他們獲取了一些隕石碎片用之來裝飾表盤。播威作為一個對創新充滿無限熱情的頂級瑞表品牌,對于這種天外物質自然也是有著濃厚的興趣,于是他們以之為特色,推出了一款全新的作品——19Thirty Blue Meteorite腕表,表如其名,它擁有著一面迷人的星藍色Gibeon隕石表盤,并配以啞光噴砂的鈦金屬表殼。
在Pascal Raffy(播威所有者)精心編織的復雜奢華腕表宇宙當中,19Thirty可以說是最為直白、簡約低調的款式之一了。Raffy將之形容為是他對于日常佩戴手表的想象,所以他給19Thirty腕表裝配了擁有7日動力的手動上鏈機芯。該系列的設計靈感源自于上世紀30年代的懷表,因而其具有著獨特的表耳設計和放置于午時位的表冠。
全新的19Thirty Blue Meteorite腕表配備有一個尺寸為42mm x 9.05mm的鈦合金表殼,其表面經啞光噴砂工藝進行了處理。鈦金屬輕巧而堅韌,而啞光表面則為之整體增添了更多的現代感。位于表殼頂部的表冠和表帶螺栓均鑲嵌有凸圓寶石,與此同時,表冠下方的架座也是可以活動的,以此來讓手表更加貼合于手腕,進而提供更多的佩戴舒適感。
為了清晰的展現吉丙隕石的線條紋理,這面表盤首先采用硝酸進行蝕刻,而后通過透明的藍色PVD涂層進行處理。就像其它19Thirty表款一樣,它的布局采用了倒置數字“8”形結構,大一些的盤面用來顯示小時和分鐘,而6點位與之相交的小表盤則用來顯示秒鐘,最后便是3點位還放置有一個動力儲備指示模塊。表盤上的所有印制信息都是白色的,與背景色形成了鮮明對比,極大地提升了可讀性。
手表翻轉過來,便可通過藍寶石水晶底蓋欣賞其內所搭載的自制手動上鏈機芯Cal.15BM04。該機芯專為此系列打造,它的打磨十分精美,并且擁有著強勁的動力儲備:單發條盒便擁有168小時(7日鏈)的水準。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世紀初,播威兄弟就創造出了首批透底表背作品,用以展示他們精心打磨過的機芯。
一如懷表機芯一樣,碩大的15 ?令(35.53 毫米) 機芯占據了所有可用空間。表盤一側的對稱性在機芯這里得到了呼應,而精美的飾面也反映了播威的高超打磨技藝,包括像藍鋼螺絲、主板上的珍珠紋以及夾板上的波狀日內瓦條紋等。
全新的播威19Thirty Blue Meteorite鈦合金腕表為常規不限量作品,品牌為之配備的是一條與表盤相映襯的藍色織物表帶。該表款的售價為35,000瑞郎,折合人民幣在271,9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