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是科技、風格和時尚快速發展的十年,其間伴隨著無數非凡的創造性自由。世界在創造那些引人注目的,有時甚至是極端的設計創意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就比如,如果你是60年代生人,并且對手表很感興趣的話,那么雷達的Diastar鉆星一定是你難以忘懷的一個名字,這是一款顛覆性的產品,原因不僅在于它的外觀,更在于它被宣稱為首款抗劃傷的手表。今年恰逢該系列誕生的第60周年,所以雷達推出了三款不同版本的作品用以紀念這個特別的時刻,本篇文章,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
1962年,雷達推出了Diastar鉆星手表,當時它的營銷口號是“歷史上第一款抗劃傷手表”。鉆星配備了藍寶石玻璃表鏡(該材質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才開始普及),并且是由“比黃金更昂貴的防刮傷超級金屬打造而成的”。所謂超級金屬,其實就是由碳化鎢粉末使用燒結工藝形成的超耐腐蝕的硬質合金。總之,該表款的成功為雷達的未來打下了基礎,也預示了該品牌將在材料應用領域取得卓絕的成就——尤以陶瓷為重。
經典的雷達鉆星
除了材質之外,最初的鉆星手表也因其離經叛道的外觀設計而具有顛覆性。它的造型頗有復古未來主義風格的氣息,為橢圓形表殼 + 圓形表盤的組合樣式。不過,形式服從功能,這種古怪的盾形外觀倒非常符合打造一款堅固、抗劃傷的現代運動手表的想法。再次引用當時的廣告,Diastar鉆星被認為“防震、防熱、防凍,無所不防”。
雖然鉆星多年來歷經多次演變,但在60周年之際,雷達選擇推出了Diastar Original創始型款式。用品牌首席執行官Adrian Bosshard的話來說,其宗旨是“用雷達和斯沃琪集團所擁有的專業知識和技術來升級鉆星,但要保留這款作品的原始DNA。”
新作的表殼與第一代十分相似,保留了獨特的橢圓形中殼及圓形表盤的結構設計,但現在的寬度為38mm,長度為45mm,厚度為12.1mm。它的表圈則是首次使用了Ceramos碳化鈦來打造,這是一種兼具有陶瓷的硬度和金屬的光澤及耐久性的高科技復合材料,它相比起硬質合金前身來要更輕,并具有著更為卓越的抗劃傷特性(1750維氏硬度)。
琢面的藍寶石玻璃表鏡一直是鉆星的獨到設計特征之一,它營造出了引人注目的光影和反射效果,而在這款新作的身上,雷達選擇的是平行面樣式。這款表的中殼、表冠及底蓋都是精鋼打造的,其防水等級為100米,作為一款日用表來說非常可靠。
全新的Diastar Original腕表有三種不同的表盤顏色可選,分別是藍色、灰色和綠色,它們的表面均以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拉絲工藝進行了修飾。標志性的自由旋轉錨型logo仍然出現在12點位,而星期日歷窗也仍是以獨特的垂直樣式來展現。
該表款內部搭載的是雷達的R764型自動上鏈機芯,其基于ETA C07.111打磨而成。它的擺頻為4Hz,可提供80小時的動力儲備,所裝配的游絲由Nivachron合金制成,有效增強了對于磁場的抵抗力,而其所具備的停秒機制則允許佩戴者能夠更為精準的設定時間。這枚Cal.R764機芯采用了鍍金修飾,并且它的擺陀是以雷達的錨型結構來呈現,不過由于是密底設計,所以無法直觀的看到。
雷達為這款全新的Diastar Original鉆星創始型腕表搭配的是一條經拋光和拉絲工藝混合修飾的精鋼鏈帶,其表扣為按鈕式折疊扣。整款表的定價為1350瑞郎,折合人民幣在97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