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日本制表品牌西鐵城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枚鈦合金腕表,而這種具有輕盈、耐腐蝕和低致敏特性的金屬則為制表行業帶來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影響。但現在50年過去了,情況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對于現在的制表界而言,鈦合金手表已不再是什么新鮮的玩意兒了。這種材質在如今的制表界當中已完全實現了大眾化,甚至于剛創立的微型品牌都可以用鈦去打造他們的第一款產品,在此基礎之上再裝配一枚平價機芯,只需要幾千塊錢就能夠將之收入囊中。
但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近年來表圈開始逐漸顯現出一種趨勢,那就是鈦金屬正越來越深入于高端制表市場。像浪琴、寶格麗、萬國、真力時、歐米茄等品牌都在推出鈦合金手表,而其價格也是水漲船高的進入了上層區間,這就在無形中導致了一個結果:現在鈦合金已被非常普遍的視為是一種豪華制表材質。那么問題來了,這種材料為何會得到高端制表領域的青睞呢?還有隨之而來的價格上漲真的合理嗎?
鈦的主要優點在于它具有著所有金屬中最高的比強度,這意味著它可以像鋼一樣堅固,同時重量卻要比之輕45%。除此之外,它耐腐蝕、低致敏,也是地殼中含量第九高的元素。也正是由于這些特性,使得你幾乎可以在所有行業當中找到用鈦制成的產品,比如眼鏡架、餐具、高爾夫球桿、高端發動機等等,不一而足。
但我們也都知道,商品的價值不能只看材料的成本,特別是對于在生產過程當中需要進行很多精加工的手表來說,更是如此。而鈦就是一個很好地例子,盡管它資源豐富,但它加工起來卻要比鋼困難得多。因為鈦是熱的不良導體,這意味著它在加工時產生的熱量會積聚在切削區域,致使該區域的溫度迅速上升;而這高溫反過來又會使刀具的刃口迅速磨損,進而大大地縮短了其壽命。與此同時,切削產生的高溫還會破壞鈦合金零件的表面完整性,導致零件的幾何精度下降。所以總的來看,“熱”便是切削此類金屬所要面對的主要挑戰。另外,似乎這些還不夠令人頭大似的,鈦的切屑極為易燃,只能用D類滅火器將之撲滅。
那么現在再回過頭來看,鈦合金腕表會出現價值提升也就不難理解了。畢竟,這種事情在豪華制表領域已經出現過了,估計各位也都想到了:1972年,皇家橡樹將不銹鋼重新定義為了一種珍貴的選擇。總之對于消費者來說,敏銳的眼光是一個重要的品質,所以當你下次再看到一款炒作的鈦合金手表時,你可以從更多的角度去評估它是否物有所值,而不是單純的被產品參數中的“鈦”這一項元素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