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陀飛輪是你能夠在手表上看到的最迷人、最具盛名、最能讓人感到制表之驚奇奧妙的復雜功能之一。它由阿伯拉罕·路易·寶璣所發明,作用是為了抵消地心引力對于機械表擒縱系統的影響。通常而言,我們在這類表款身上只會看到一個陀飛輪在運轉,但不論是制表師還是消費者總會有貪心的時候:如果在一面表盤上放入兩個陀飛輪的話,那樣看著豈不是會更過癮?所以本篇文章,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技驚四座的雙陀飛輪腕表。
寶璣5345依賴于兩個獨立的子機芯模塊,每個模塊都配備有獨立的發條盒、齒輪系以及陀飛輪機構。兩個調速機構同時與另一對輪系相互耦合,在中央差動器中旋轉,通過這種結構來使速率平均化。除此之外,這款表的另一大亮點就是,承載這些模塊的基板會以每12個小時旋轉完一周的速率運作,從而完成顯示小時的任務。該表款背面的景色同表盤一樣精美絕倫,它有四面純金夾板組成,上面以純手工的方式雕刻了寶璣先生自1775年起所擁有的巴黎鐘表堤岸39號寶璣工坊的建筑圖案??偠灾?,這款表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品。價格:628000瑞郎
這款表堪稱一只表界“巨獸”,原因除了它那龐大的尺寸(57mm x 52mm)之外,更在于它身上瘋狂奇妙的復雜功能組合:雙重三軸陀飛輪、十進制三問裝置、帶有基準時間指示的計時功能,以及動力儲備指示。它的表殼也同樣復雜,其由88個部分組成,包括一面超穹度的異形藍寶石表鏡。給這款表上鏈也是個充滿樂趣的事情,因為你需要將3點位的曲柄表冠展開,像汲水的轆轤那樣旋轉來為之補充動力。價格:525000瑞郎
這款表的旋轉方式與上面兩款又不一樣:這兩個陀飛輪橋架能夠以與對方相反的方向來旋轉,每3分20秒交匯一次。它們通過中央軸的“指針塔”聯結在一起,每一個陀飛輪模塊都由各自的發條盒來提供動力,滿鏈之時它能夠提供48小時的動力儲備。這一頗為立體的機芯結構被放置在一個由蓋式穹頂藍寶石表鏡和帶有鏤空表耳的金質底盤構成的表殼當中,上面表鏡結構的尺寸為41.6mm,而底盤的尺寸則為43.5mm。在其表背還設置有一個獨特的撥動式選擇器,可以讓佩戴者選擇上鏈或是設置時間的模式。價格:360000瑞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