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不是以世紀來算,那怎么也得有數十年的時間,在海上航行需要依賴于觀測天體的位置來判斷前行的方向。不過后來,航海天文鐘等精密儀器的引進使得海上航行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而誕生于1846年的雅典表(Ulysse Nardin),就憑著在航海學和制作航海天文鐘方面的才華而聞名于制表界,并因此留下了悠久且傳奇的歷史。今年恰逢該品牌成立的第175周年,在這值得慶祝的日子里,雅典表通過發布七款全新的Marine Torpilleur腕表來紀念自己的過去。本篇文章,我們就來看一看其中的一款作品:雅典Marine Torpilleur月相42mm腕表。
Torpilleur是雅典表旗下Marine航海系列的一個子系列,它于2017年推出。雖然設計靈感可以明顯看出仍是來自于早期的航海天文鐘,但改換了的風格卻讓Marine Torpilleur在外觀上要顯得更簡單、更清爽,可卻依然具有著濃郁的經典航海氛圍。
全新的雅典Marine Torpilleur系列月相腕表也可以算是頭款新品了,意思就是說,雖然之前雅典表曾經出過月相表,但并不是在這個系列當中。就像開頭所提到的那樣,月球畢竟在早期的觀星定位航海階段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且它也與海洋潮汐這種自然現象有著直接關系,所以在這里加入月相功能無疑是一個再完美不過的想法。
這款表的布局依然很符合雅典表的一貫設計作風:近乎無表圈設計的巨大表盤、醒目的羅馬數字時標、上下對望的子表盤,以及經典的鏟式 + 鞭式指針。它有兩種版本可選,一種是經日輝紋修飾過的藍色PVD涂層表盤款式,另一種就是如圖所示的白色漆面表盤。根據盤面顏色的不同,兩種款式在時標刻度以及指針方面也是不同的:藍盤的時標是白色的,而白盤的是黑色的;藍盤的指針是鍍銠的,而白盤是藍鋼的。月相窗口被放置在了6點位處,與這里的凹入式小秒盤整合在了一起,說實話我真心覺得,這是最為契合航海系列的一種復雜功能。
該表款的表殼直徑為42mm,厚度為11.13mm,外緣仍然是為經典的幣紋表圈設計。其內所搭載的是Cal.UN-119型自動上鏈機芯,它配備了硅游絲和DIAMonSIL錨式擒縱。該機芯的擺頻為28800 vph,可提供60小時的動力儲備。透過藍寶石水晶底蓋,便可以看到經同心日內瓦紋和倒角工藝修飾的夾板,以及帶有兩個雅典錨型圖案的別致擺陀,雖然色調方面給人感覺工業氣息較濃,但整體仍是十分的精致,不失水準。差點忘了說,這也是一枚通過了COSC天文臺認證的機芯。
這兩款表都可以選擇搭配藍色或棕色的鱷魚皮表帶,所以算下來,它應該是有四種款式可選。至于表扣,都是精鋼折疊扣。全新的雅典Marine Torpilleur系列月相腕表是紀念型作品,它僅會限量發行300枚,其價格為72800元人民幣/8600歐元/9400瑞郎/99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