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奢侈品公司--法國的路威酩軒集團(LVMH)在昨日宣布以16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珠寶商蒂芙尼(Tiffany)。
兩家公司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雙方已經達成了最終協議,路威酩軒集團以每股135美元的價格收購蒂芙尼,共計16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39億。
這筆交易將會對手表圈帶了什么影響呢?
提及Tiffany,大家最容易想到是婚戒和銀飾,但其很早就涉及到了鐘表的銷售,甚至生產。
1837年,首家蒂芙尼門店在紐約開業。1848 年,Charles Lewis Tiffany 從歐洲貴族處購買寶石,將其帶回美國,舉國精英階層首次得以在國內購買大件珠寶首飾,蒂芙尼由此成為選購鉆石的知名場所。
當時歐洲經濟形式不好,百達翡麗創始人之一的Antoine Norbert de Patek跑到美國推銷產品。彼時,百達翡麗還是一個年輕的小公司,為了吸引美國富裕的客戶,最好的方法就是讓百達翡麗榜上一棵大樹。而這個大樹就是Tiffany,畢竟它手里面有很多買鉆石的高端客人。
1851年,百達翡麗與紐約珠寶商蒂芙尼Tiffany簽訂了經銷合同,由其在美國銷售鐘表制品。1852年12月31日,百達翡麗通過Tiffany&Co銷售出了第一塊懷表。
1872年,蒂芙尼自己跑到在瑞士日內瓦中部開了一個技術先進、依靠蒸汽發電的鐘表制造工廠。不過4年之后,蒂芙尼這項成本高昂的全球化嘗試宣告失敗。作為老搭檔的百達翡麗管了工廠、閑置機器,并賣掉大樓,但保留了蒂芙尼的原來的巨型保險箱。這是這家紐約珠寶商嘗試在日內瓦生產鐘表但不幸遭遇失敗的一個紀念品。如今,你仍可以在百達翡麗日內瓦沙龍內看到這個保險箱。
它經過精心修復,箱體上一只美國雄鷹抓住兩桿美國旗的圖案栩栩如生,唯一的區別是在“New-York、Genève、Paris、London”字樣的上方,Patek Philippe & Co取代了原本Tiffany的名字。
兩家人的關系跨越了三個世紀,雖然期間外界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但蒂芙尼和百達翡麗之間的關系只有加強。蒂芙尼是目前仍然允許在百達翡麗表盤上加印自家商標的的零售商,加印之后依舊享有百達翡麗官方保修。
這一類“Double Signed”中文常翻譯為“雙簽”,意指手表除了生產品牌的商標以外,還額外帶有經銷商、中間商、購買方的Logo。其中屬帶有Tiffany、Cartier的最受市場的歡迎,往往溢價頗高。
本次LVMH收購Tiffany后,如果出于集團品牌競爭的關系,Tiffany以后不再于百達翡麗表盤上印刷自己的商標,那么對于收藏市場,這類雙簽作品無疑價格將會上漲。LVMH收購Tiffany后,除了對收藏級的手表圈帶來影響外,對于普通表友肯定也會感受到改變。
根據蒂芙尼18年的財報顯示,其90%的收入來源于珠寶、首飾,手表及香水等物件才賣了3.6億美元。換句話說,手表是一個非常大的銷售、利潤增長點,就連Tiffany早在2007年的時候就做過嘗試。
當時Tiffany找到了LVMH集團的死對頭Swatch集團合作。Swatch集團于2008年春季成立了全資子公司Tiffany Watch Co. Ltd.,該公司負責“ Tiffany&Co.”品牌手表的開發,生產和分銷。而Tiffany&Co.并沒有該手表公司所有權,只能通過銷售手表賺錢。結果Tiffany不接受Swatch對于這一品牌手表的定位、設計,于是中途不予積極銷售,兩者不歡而散。最終,Tiffany賠了Swatch集團4.5億美元,比他當年的利潤還多。
雖然遭遇了滑鐵盧,但是之后Tiffany也自己嘗試生產手表。即使市場的反應并不好,可歸入LVMH旗下后,作為“親生”的品牌,集團肯定會大力扶持,推出新的手表作品。不然高價買回來,不尋找利潤增長點,沒有辦法把財報弄得更漂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