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巴塞爾表展上,帝舵推出了他們的第四代青銅潛水表,而其亦成為了同類型作品當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確切的說,該款式是在2016年首次面世的,當時其表盤為棕色,緊隨其后的便是瑞士零售商Bucherer的特別版,以及專為Only Watch拍賣會打造的“destro”表款。
那么這款青銅潛水新作表現如何呢?
簡而言之,最新的碧灣青銅表擁有著原先的所有優點——價格、質量、設計、特征——只是以新的顏色主題來呈現。它的表盤采用的是暗灰色漸變樣式,并安排同色調的表圈與之相呼應。
三年前Black Bay Bronze的首度面世,標志著帝舵的獨立之路正式揚帆起航。簡單來說,如果最初的碧灣腕表是帝舵復興的象征,那么碧灣青銅,以及后來的全黑碧灣和同為本次巴展上推出的P01腕表,便是品牌為脫離“勞力士胞弟”這個普遍看法所開始做出的種種嘗試。
雖然最初的碧灣腕表以及一些后續產品大都以前衛的色彩主題來吸引人,但這款新作卻顯得細致入微了許多,其本質上是對原版時計的一種更為精致的詮釋。
它的表盤有著微妙的修飾,從中心較明亮的灰漸漸過渡至邊緣的黑,也即我們平常所說的‘煙熏’手法。此外,它的表圈也使用的是暗灰色調。
雖然使用灰色而不是黑色的決定看似無關緊要,但其實這為整款表注入了更柔和的氣息,使之避免了怎么看怎么就是一款工具表的尷尬局面,但同時完整地保留了碧灣青銅腕表的獨到特質。
它的表殼仍然不小,實際上,這是整個碧灣系列表款里面最大的一位:寬43mm,厚14mm。雖然小一點可能會更趁手,但當銅綠效果被盤出來之后,你就不會這么想了,因為那樣的話,銅銹斑駁的質感會減弱不少。
雖然沛納海讓青銅成為了21世紀的時尚,但帝舵卻是第一個將鋁青銅用于表殼的品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合金會呈現出一種褐色的銅綠,而不是我們印象當中的那種“沉沒寶藏式”的銅綠。為了確保氧化面更均勻,其外殼完全采用緞面拉絲工藝進行了處理。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便是:出于過敏性原因考慮,大多數青銅手表的表背和表扣都是由諸如鈦合金等材質打造而成的。這款碧灣青銅腕表也一樣,它使用的是精鋼材質,但品牌卻運用PVD涂層工藝對其進行了修飾,使其整體外觀保持了一致性。
此外,不同于其它碧灣腕表,青銅表款是唯一帶有鉆孔表耳的作品,這讓表帶的更換變得更為方便。
如今的帝舵是一個在其所屬層級里力求精益求精的制表品牌,這一點從其所打造的機芯身上便可看出。驅動著這款Black Bay Bronze腕表的Cal.MT5601,就是一個最佳示例。
它不僅是專利的,更是高規格的,具有硅質游絲、可變慣性擺輪以及70小時的動力儲備,且和所有帝舵自產機芯一樣,它還帶有COSC天文臺的認證。
該表款有兩種表帶可選:黑色絨面皮革表帶,或NATO北約表帶,后者可以說是品牌的寵兒。
帝舵在其當時的設計總監、意大利人Davide Cerrato的熏陶下,對織物表帶文化開始癡迷,并在2010年推出了自家的NATO北約風表帶。
帝舵的織物表帶并非普通的NATO北約帶的復制品,為了全面超越標準的合成纖維織物表帶,品牌付出了相當大的努力。
帝舵的所有織物表帶都是由里昂的一家制造商生產的。該制造商到現在仍然依賴于老式的木織機來進行操作,其客戶包括像是朗雯、杜嘉班納以及香奈兒等。就如同一些高級定制的蕾絲緞帶和配飾一樣,這些表帶也是用傳統的提花織機織成的,因此具有著厚實且柔軟的觸感,質量十分優秀。
盡管這款碧灣青銅腕表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妝容和材質方面上,但這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如此使得它擁有了截然不同的觀感。自2016年以來,大量配有綠色、棕色或藍色表盤的青銅手表涌入了市場,這款全新的時計雖然使用的是暗灰色調,但無疑使其成為了其中一個亮點。最重要的是,Black Bay Bronze仍然物超所值,其價格為4050美元,目前已在商店中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