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制表業中,各大高端品牌就像金庸武俠中各大門派一樣,雖然平時大家表面都非常客氣,各自發展自己的勢力,其實無時無刻不在修煉內功,就為了在華山論劍之時一鳴驚人。作為制表業對機芯生產有獨門絕技的積家就是這樣一位內功深厚的高手,每年在表展上都會有高級復雜腕表大作問世,這款積家地球物理天文臺系列世界時間陀飛輪腕表就是這樣一款一鳴驚人的精美時計!
積家地球物理天文臺系列世界時間陀飛輪腕表,是積家首次將世界時區和陀飛輪結合的表款,它在世界時區功能上增加了積家最新開發出的「工字形」陀飛輪,更在原有的藍色海洋圖案盤面上加入機刻飾紋,加上地球物理天文臺系列累積了積家多種機芯技術,包含機械表跳秒機制等,之所以稱之為高復雜,主要是因為積家將多年積聚的制表技術全部放在這枚腕表中,所以可以見到的不僅僅是令人驚艷的凸起世界時區面盤,甚至陀飛輪也會隨著盤面而跟著轉動,比起以往表迷所熟悉的傳統陀飛輪,簡直有過之而無不及的贊嘆。
仔細觀察這款積家地球物理天文臺系列世界時間陀飛輪腕表,你會發現積家的陀飛輪好像和以前看過的陀飛輪不太一樣,這款出現在陀飛輪中的工字形擺輪,最早出現在2007年的Master Compressor Extreme LAB 1概念表款中,后來2015年在香港表展上所推出的地球物理天文臺系列腕表繼續沿用Gyrolab擺輪,2016年積家則運用于Reverso Gyrotourbillon身上,這次的腕表更延續了此系列的制表DNA,從陀飛輪的作動中就可欣賞Gyrolab擺輪。
這款工字形擺輪可不是為了外型而改,實際上這是積家研發已久的技術,從常見的環形擺臂改為「工字形」擺臂,其最大的差異就在于降低了空氣阻力,空氣阻力會造成機芯零件的磨損,因此積家取消了環狀,因為面積過大的擺輪會增加與空氣摩擦的機率,經過改良后的Gyrolab擺輪不僅在外型上顯得更為簡煉,更將積家的“JL”標志化為機芯設計,從而體現出他們家對制表技術的精益求精與無可抹滅的品牌DNA。
積家地球物理天文臺系列世界時間陀飛輪腕表的世界時陀飛輪在表盤上有幾點顯著變化,除了表徑從41.6mm加大到43.5mm外,面盤中央的凸狀世界地圖也增加了機刻飾紋,而且時間顯示也作了改變,時標盤與城市盤互換位置,最外圈為世界時區GMT時標盤,其次則是時區城市盤。
積家地球物理天文臺系列世界時間陀飛輪腕表它最奪人眼目的就是公轉飛行陀飛輪(且其上使用Gyrolab擺輪),一氣呵成的升級,就是要讓表迷看見這次積家大腕的進化過程。 這款腕表的機芯是Cal.948,338顆零件,以及穩定的震頻28,800vph,不過這枚機芯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剛剛前文所提及的Gyrolab擺輪了,具有世界時區功能,從背后底蓋可以看見22K金的自動盤,上煉效率也比一般自動盤來得更為有效能,且22 K金的配色也讓人眼睛一亮,加上積家招牌的鏤空自動盤,光是欣賞機芯作動就別有一番趣味。
通常情況下,陀飛輪大部份位于六點鐘,但積家這款世界時陀飛輪,最令人驚喜的就是會繞著面盤公轉的陀飛輪,表盤的海洋圖案加入了機刻飾紋,城市盤和小時盤面的位置也相互對調,僅有時、分針的簡潔布局搭配陀飛輪的小秒指示,讓人一氣呵成地欣賞到積家制表工藝的集大成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