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璣手表很經典,經典到哪怕只是一瞥也能夠很輕易的就認出來。溝紋表側,焊接式表耳,寶璣指針,寶璣數字以及秘密簽名,所有這些元素集合在一起,讓寶璣成為了獨一無二的寶璣。不朽之美于品牌來說,其實就是兩個多世紀以前由創始人Abraham-Louis Breguet先生一手塑造而成的風格的展現,然而這僅僅只是一隅,這位偉大的鐘表匠師對于整個制表界的深遠影響,才是最值得讓人肅然起敬的寶貴財富。寶璣先生的一些發明直接改變了制表界的格局:1780年的‘perpétuelle’自動上鏈表,1790年的‘Pare-chute’防震器,1795年的寶璣游絲或是1801年的陀飛輪…這只是其中幾個例子,剩下還有很多,大家可以去官網查看。但是今天,我們主要來討論寶璣的璣鏤工藝或機刻花紋藝術。
除了多種設計和技術革新之外,寶璣在制表方面也同樣引入了不少高超的修飾技藝,就比如像是機刻花紋或璣鏤飾紋等。根據埃曼紐爾?寶璣先生所說,自1786年開始,品牌就已在他們的作品身上開始使用這些工藝了。這些雕琢在表盤上的幾何圖案會使手表看起來更加迷人,同時也令它們的可讀性更為優秀。以下便是幾款經典寶璣璣鏤盤懷表的示例:
璣鏤是一種出現于16世紀的裝飾技巧。它一開始是被用在諸如木材或是象牙等質地柔軟的材質上,后來才被用在了金屬身上,這里的主要使用者多以金匠和銀匠為主。無論是直線還是圓形,所有這些紋路都是通過手動操作的機器蝕刻于盤面之上的。它們的切割工序是重復的,但當所有個體交結在一起之后,便會由此構造出許多不同的幾何外觀:巴黎飾釘紋、麥穗紋、波浪紋、棋盤紋等等…
手工雕琢璣鏤飾紋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高效的專注力、優秀的協調性、足夠的耐心以及一雙靈巧的雙手。需要修飾的基板會被固定在勻速轉動的機器上,而多種不同形狀的旋轉輪(rosettes)可以用來創造出不同的紋理圖案。匠師們一只手握在曲柄處用來旋轉工臺,另一只手則來引導刀具走向。工臺的旋轉速度、每個微小處的定位甚至于每一刀的力道,對于最終的規則結構都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璣鏤是一種既耗費時間又耗費精力并且還會讓匠師感到壓力山大的工藝,因為數個小時的工作,很有可能在一秒鐘內就被毀掉。
璣鏤或機刻花紋工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完成,使用沖壓工藝或CNC加工(兩種工藝經常會被應用在大規模生產的豪華手表身上)是一種常態化做法。但這樣的表盤永遠也無法展現出手工雕琢璣鏤紋理那無與倫比的美麗光彩。運用純手工的方式塑造出的紋理,讓每一面表盤都變得獨一無二,而偶有的瑕疵,則是代表真實性與匠心之力的禮物??偠灾?,一面沖壓而成的巴黎飾釘表盤,永遠也不會像手工雕琢的表盤那般鋒芒畢露。
寶璣的匠師會從一面純金的(有時也會使用其它材質)、上面刻有表盤布局輪廓的面盤開始,這有助于讓匠師能夠時刻掌握邊界的所在,令裝飾圖案能夠最為恰當的融合其中。然后便是開始旋轉工臺進行雕琢。在寶璣的傳統里,每一處璣鏤紋理都會嚴格的以liseré(輪廓線)作為參照框架,由此來制造出界限分明的排列。再然后,就是將表盤鍍銀,再涂上一層被稱作Zapon的高度透明清漆。最后再綴以“Swiss Guilloche Main”銘文和傳統的秘密簽名,哦了,完事兒。
如今,寶璣家的匠師們仍然在品牌位于汝拉溪谷的制表工坊中,耐心地通過純手工的方式來制作這些精美的藝術品。他們的表盤要么是琺瑯的,要么就是機刻的(當然也包含一些例外,例如像是Type XX系列)。值得提及的是,寶璣是業界當中少數的幾個擁有專門用于練習手工璣鏤工藝工作室的制表品牌,旨在延續這項神圣的復雜工藝。寶璣沒有制表學校,品牌若想要訓練出一名機刻匠師,需要三年之久的培訓時間來完成。
其實在20世紀中期,用于機刻工藝的機床就已經陸續停止生產了,但是,聰明的寶璣設法在所有廠家關門大吉之前收購了幾臺機器,并在一個專門的工坊對其進行了仔細的修理,將它們恢復到最良好的工作狀態。也因此,我們在今天才能夠欣賞到如此精美的藝術。更多詳情,請點擊訪問寶璣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