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4][font=微軟雅黑] 江詩丹頓,最古老的鐘表品牌之一,是我心中的亞軍品牌(個人觀點),但確又是幾大元老品牌中最不思進取、最以老賣老的(個人觀點)。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讓我們從這塊陀飛輪開始了解這個矛盾的品牌。
這枚馬耳他陀飛輪,應該出生于2003年左右,但是具體年代我并不確定,因為到我手頭已經(jīng)是單表了,僅僅靠經(jīng)驗判斷。十年的時間過去了,大表的風氣方興未艾,但是這枚腕表依然不會顯得小氣或保守,這得益于馬耳他酒桶設計的經(jīng)典永恒,眾所周知酒桶表殼牽涉很多美學元素,設計一款經(jīng)典的酒桶表殼的難度比圓形表殼大的多,放眼表壇,馬耳他絕對是最成功的酒桶型表殼設計之一,并逐漸成為江詩丹頓的DNA之一!
我對江詩丹頓陀飛輪有點偏愛,馬耳他陀飛輪前前后后把玩過不少,有這款、這款的鏤空款、這款的滿天星款、還有變種規(guī)范針陀飛輪等等。歸根到底,真正吸引我的還是他的陀飛輪設計。江詩丹頓陀飛輪的設計真是可圈可點。首先是視覺沖擊力,相比朗格、積家的陀飛輪,江詩丹頓的陀飛輪明顯的要塊頭大、料更足,陀飛輪幾乎占據(jù)了盤面的三到四成,重點非常突出,當然我們不能僅僅用大小來判斷陀飛輪的優(yōu)劣,法蘭穆勒的陀飛輪還更大呢,哈哈。這枚一分鐘陀飛輪的設計非常具有江詩丹頓的DNA,陀飛輪框架即采用江詩丹頓的家族徽記,獨具匠心,具有非常高的識別度。值得一提的是這枚陀飛輪的橫梁,最能彰顯江詩丹頓打磨的功力,門外人可能覺得這只是一根普通的鐵條,但是如果你是明眼人,就能知道制表大師為了把這根鐵條打磨出鏡面效果所要花費的精力,據(jù)說這需要花費十幾個小時,同時在裝配的時候還要嚴格操作,以確保他的完美無瑕、塵埃不染!這就是高級制表的魅力,不在于功能的多寡,而在于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
這枚機芯的版路設計,同樣非常具有江詩丹頓的特色。打磨也是非常的傳統(tǒng)嚴謹?shù)模諆?nèi)瓦紋、魚鱗紋、倒角打磨都做的不錯,可惜的是并沒有看到有日內(nèi)瓦印記,而在售的幾款陀飛輪腕表都烙有日內(nèi)瓦印記。
這款腕表的盤面設計也是他的亮點之一,具有非常強的層次感,重心突出,我們知道盤面之王非寶璣莫屬,但是這款江詩丹頓的盤面一點也不遜色,前者更加細膩,后者更為大氣。
除了陀飛輪,他的其他功能以實用為主,手卷機芯的好伙伴動顯功能,帶有快捷調(diào)節(jié)的指針式日期顯示非常實用!這款腕表是江詩丹頓陀飛輪款中拍賣會的常客,價格非常的穩(wěn)定,體現(xiàn)了市場對這款腕表的肯定,這比品牌自己定的公價還要重要。最后說的一點就是這款腕表的折疊扣非常的單薄,江詩丹頓早期的一些帶扣設計非常差勁,不過現(xiàn)在的縱橫四海玫瑰金扣就好很多!
關(guān)于這塊陀飛輪就聊這么多,希望以后有更多更好的表和大家分享! [/font][/size]







46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