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芯打磨分為七級

一級

機板未經打磨處理,擒縱結構組件的材料不是合金材質,是一般的鋼和銅。
二級

機芯有打磨處理,擒縱結構的材質依舊。
三級

機芯有打磨處理,電鍍加強使其更亮麗,采用合金作為擒縱結構的材料,使其準確性不受溫度變化的影響。
四級

與第三級雷同,只是增加了快慢針的微調裝置。
五級

機芯上的機板作些小改變,打磨、拋光都有較嚴格的要求,有了自家的機芯編號,有快慢針的微調裝置,選用上好的合金材質來制造精密的擒縱結構組件,并加強打磨,送天文臺檢驗,并在機板上刻有5方位調校等字。
六級

這是瑞士庫爾沃手表的機芯。
同樣有第五級的要求與制作水準。特別在擒縱輪、馬仔、快慢針等鋼質零件上作倒角鏡面拋光,采用球面穴石結構,齒輪也作倒角砂紋處理,螺絲也要求鏡面倒角處理;如為自動表,則采用K金做自動盤,如此機芯已達高級表應有的品級。
七級

這是羅杰杜彼的機芯。
第七級符合日內瓦印記要求的機芯,在自己工廠內,自己研發、設計生產的機芯。
頂級

再高級的應該是資深鐘表名師以手工打造,為參加鐘表競賽而制作的作品,具有日內瓦印記的制作水準。或是在個人工作室里,從結構設計,機板排列零配件的加工制造,拋光、打磨、測試、組合,包括以個人獨力完成超級復雜功能機芯之設計、制造與組合。它不只是基本功能或復雜功能的展現,是鐘表工藝的代言,也是件傳世的鐘表藝術品。
Richard Mille快速旋轉發條盒RM038

積家的177型陀飛輪機芯

完成這樣一枚機芯是一項難以想象的艱巨工程。放眼當今業界,懂得制造「復雜功能表」的匠師不足一百人; 即使是技藝高超的制表師,制造一枚這樣的機芯要花上六至十二個月。研發一款機芯更是耗費巨大,過程漫長,有些研發時間甚至可以達到十幾年。
打磨一般可分為7級(不含TOP級打磨)
一級打磨:未打磨,材料為鋼和銅的毛坯機芯。
二級打磨:有紋飾打磨,材質不變。
三級打磨:有電鍍處理合金擒縱。
四級打磨:加快慢針微調。
五級打磨:自家機芯編號,天文臺5方位校正。
六級打磨:齒輪螺絲倒角,K金盤。
七級打磨:自產機芯,帶日內瓦印記。
TOP打磨:特殊工藝特殊功能無法具體定義。(手工璣鏤、FQF、琺瑯、人偶我感覺都應該算)
小白可以看看歡迎大神補充
網不好,回家上圖。
原文終于找到了。
4個回復